跳转到内容

合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Koika留言 | 贡献2011年1月9日 (日) 17:31 歷史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文字
文字史
字位
文字列表
拼音文字相关
字母
字母的历史
文字系统类型维基数据所列Q119520394
表音文字
全音素文字
辅音音素文字
元音附标文字
半音节文字
特征文字
音节文字
语素文字
辅助使用
速记
音标
特殊使用
数字
盲文
相关条目
象形文字
形意文字
搭配使用的符
附加符号
标点符号
可转换为文字
的其他使用
电报编码
字符

合文,又称合书,指把二字或以上的汉词浓缩成一个汉字书写单位(一个方块字字元)的文字形式,涉及构字部件的置换、重用,或左右相合、或上下相合、或三字相合,多数不借笔,也有少数是借笔,甚至会减省部分,而读音则仍保留原本的多音节读法不变。比如说在“博”字上加个“宀”就是“博物馆”,仍然念ㄅㄛˊㄨˋㄍㄨㄢˇ(bówùguǎn)三个音节;一个“止”字上从“林”字左边再从一个“火”字的字元,就是“禁止烟火”,同样读音不变。

界说

合文是一种“合体字”,然而并非所有合体字都是合文。“合体字”是一种相对于“独体字”的概念,所谓“独体合体”,所有由超过一个单独部件构成的汉字都可以称为“合体字”,而合文的最大特色是单字元多音节,这特点是一般合体字所无的。

相对于“合字”条目所陈述的概念,“合文”是一个关于汉字概念,早在商代已被大量使用,而“合字”条目所描述的概念,随了适用于“合文”外,也适用于汉语以外的二合字母,是个大小概念的问题。

历史

合文是古文字共见的现象,合文最早见于商代文字,在甲骨文里,合文的应用非常普遍,到了西周周武王谥号“武王”写成的合文“”字也常见于青铜器铭文。

宋代起流行把一些寓意吉祥的词句合书成一字,写在斗方(通常只有部件的置换拼合和重用,没有部件的减省)。这种合文通常应用于节庆时作为一种祥瑞的张贴饰品,或作为一种文字游戏,并不应用在写作中。

用于春贴的“招财进宝”合书,并不用于写作。涉及借笔、减省部件。

近代图书馆学杜定友(1898-1967)曾于1924年创“圕”字来代替“图书馆”一词(读音是 ㄊㄨㄢ tuān),于当时学术文化界亦流行一时。1926年日本杂志《圕》以“圕”字命名,至今台湾教育部仍有“金圕奖”,以表扬优良图书馆。

限制

从上述的统计看来,这种文字形式似乎节省了很多字元,用起来好像经济得多,可是,由于汉语分析语,“图书馆”这三个语素分拆开来,可以跟其他汉字组合成很多不同汉词。翻翻词典,用上“图”字、“书”字或“馆”字来构成的词条很多,表达能力很强。但“圕”字不是语素,没有再组合的能力,不能用于表达别的意义。这么一来,如果我们要为每一个汉词做一个新字,就等如让汉语倒过来向综合语的方向发展,跟用有限汉字组成无限汉词的方法比较起来,长远下去,合文这种文字形式就显得很不经济。

用例

合文是古文字共见的现象,唯甲骨文特别多。两字合文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左右相合,如:

大甲 祖丁 祖乙 十五 七月

等等;一种是上下相合,如:

十牢 小牢 五十 二百 八月

等等。若是三字合文,则或先上下相合,或左右右相合,然后再与第三字相合,如:

十二月 十三月 七十人 中母己 辛亥贞 翌日庚 上下

流行文化

网民发明的“草泥马”新字,也涉及部件减省

近年出现一些恶搞的合字,如“草泥马”。

方言

有部分应用于方言里的合文,发展成单音节字而被保留和广范应用,比如说“甭”原是北方方言“不用”的合文,后连读成ㄅㄥˊ(béng)一个音节;“覅”原是吴语“勿要”的合文,后连读成ㄈㄧㄠˋ(fiào,国际音标:[viɔ])一个音节。

参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