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伊儿汗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伊爾汗國
伊儿汗国
ایل خانان
1256年—1355年
伊儿汗国国旗(其官方印章粗略位于正中心)
合赞印
立法机构:忽里勒台
伊儿汗国最大势力范围(1265年)
分裂后的伊儿汗国(1337年)
京城 
• 1256年-1265年
马拉盖
• 1256年-1306年
大不里士
• 1306年-1335年
苏丹尼耶
国君姓氏孛儿只斤
君主共15位
• 1256年-1265年
旭烈兀(首任)
• 1343年-1355年
努失儿完(末任)
常用语波斯语[1]
中古蒙古语[1]
面积3,750,000平方公里(1310年[2]
宗教萨满教佛教
(1256年-1295年)
伊斯兰教
(1295年-1335年)
前身
继承
大蒙古国
花剌子模王国
阿拔斯帝国
莫扎法尔王朝
卡尔提德王朝
艾里特纳侯国
丘拜尼王朝
因贾王朝
札剌亦儿王朝
马木留克王朝
Sarbadars
今属于 伊朗
 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
 阿富汗
 土耳其
 土库曼斯坦
 巴基斯坦
 伊拉克
 格鲁吉亚
 叙利亚
 塔吉克斯坦
 俄罗斯

伊儿汗国波斯语ایل خانان‎,罗马化Īlkhānān,1256年-1355年,又译伊利汗国伊尔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由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的第六子旭烈兀及其子阿八哈与他的后人统治。

自成吉思汗以来,蒙古通过两次西征,已相继征服了波斯的大部分地区。蒙哥即位后,又立“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统一管理波斯各州民政。但是,当时波斯尚存两个独立区域,一直没有降附蒙古。一个是据有若干坚固要塞的“木剌夷”;另一个是以巴格达(报达)为都城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的伊斯兰教共主哈里发。为了征讨这两个区域,蒙哥命皇弟旭烈兀为这次西征军的统帅,以乃蛮人怯的不花为前锋,西征军由诸王从所属军队中每十人签调二人组成。这次西征,是继成吉思汗和拔都之后,又一次席卷西方的巨大的军事浪潮。[3]

1256年,旭烈兀率军渡阿姆河,进入波斯境内,怯的不花已先拔木剌夷数堡[注 1]。惟吉儿都苦堡(里海南偏东山上),久攻不下,旭烈兀至,木剌夷王兀克乃丁迁延不从。旭烈兀分兵急攻,1256年11月20日,主堡阿剌模忒降,木剌夷平,蒙古军诛之无噍类。接着,旭烈兀率军进攻报达[注 2]。当时的哈里发为木司塔辛。旭烈兀先以书招降,木司塔辛回答不逊,反指责旭烈兀“少年偶然得志,便藐视天下”。旭烈兀决计深入,三道并进,合围报达城。1258年2月20日,木司塔辛自知不支,遣使出降。报达城破后,哈里发及其长子被处死,阿拔斯第三十七代至此国亡。[3]

由是,旭烈兀遣使报捷,蒙哥决定把阿姆河以外地区交由他统治。旭烈兀继遣将西征叙利亚和埃及。不久,西征埃及的蒙古军遭败,这时又传来蒙哥汗死于四川,以及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旭烈兀放弃返回蒙古本土的打算,决定乘机立足波斯,谋求独立发展。这样,旭烈兀经营善后,又在波斯创立了一个新的蒙古汗国,这就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伊儿汗国。[3]

伊儿汗国也是当初忽必烈阿里不哥争位时,四大汗国中最早支持忽必烈并承认其汗位的汗国,至于其他三个汗国亦在1303年元成宗时承认元朝是帝国共主的地位。伊儿汗国的位置大约在今日中亚南部至西亚一带,首都最先在蔑剌哈(今伊朗的马拉盖),后为大不里士苏丹尼耶(今伊朗西北部)。

国名

[编辑]

当时的记录称其为Hülegü-yn Ulus蒙古语ᠬᠦᠯᠡᠭᠦ ᠦᠨ
ᠤᠯᠤᠰ
西里尔字母Хүлэгийн улс波斯语的《史集》称为Ūlūs-i Hūlākū阿塞拜疆语Hülakülər dövləti,旭烈兀兀鲁思),均为“旭烈兀汗国”之意。

而且从旭烈兀获得了“伊尔汗”的头衔开始,伊儿汗也常用于其君主的自称。1824年,法国东方历史学家雷慕沙(Abel Lemusat)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指出第四位君主阿鲁浑在一封信中使用了伊尔-汗(Ir-Khan) 作为他的头衔,他在信中向法国的腓力四世提出结盟的请求。证实了该名称的广泛使用。

“伊儿”源于突厥-蒙古语,指组成国家的民众,意思类似于蒙古语的“兀鲁思”。“伊儿汗”(il χan〜il qan > ايلخان īl-khān)作为游牧民族统治者的称谓,即“领主”之意,强调其对属民的权威。[4]

历史

[编辑]

蒙古帝国西征时期

[编辑]

1221年至1222年,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占领波斯东部呼罗珊诸城。1231年,大将绰儿马罕窝阔台汗之命,率军三万西征波斯。击败花剌子模嗣君札兰丁后,次第征服波斯大部以及谷儿只(乔治亚)亚美尼亚、鲁迷(西亚塞尔柱王朝)。绰儿马罕军受命镇戍波斯,并建行政机构统辖阿姆河以西的波斯地区。[5]

1251年,蒙哥即位,设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以阿儿浑为长官,驻呼罗珊的徒思城(今伊朗马什哈德附近)。元宪宗二年(1252年),蒙哥遣弟旭烈兀往镇波斯,统兵征讨未降地区,令绰儿马罕和出征怯失迷儿(克什米尔)等处军队隶属于旭烈兀,还命诸王从自己的军队中抽出十分之二人员随从出征。[5]

1256年,旭烈兀军攻灭盘踞马拶答尔(今伊朗马赞德兰省)诸山国。1258年攻陷巴格达,杀末代哈里发,灭黑衣大食(即阿拔斯王朝),巴格达陷落后,屠城多日,杀近十万余人,城中尸臭味令蒙古军在城外驻扎。

1259年,入侵叙利亚。次年春,蒙哥卒于四川,怯的不花继续征进,旭烈兀自率其余军队退回波斯。九月,怯的不花军在阿音札鲁特密斯儿(埃及)马木留克苏丹忽秃思军击溃,蒙古所占叙利亚诸城尽失。

立国波斯

[编辑]

1260年,忽必烈大汗位,与幼弟阿里不哥发生了汗位之争旭烈兀向争位双方派出使者,表示拥护忽必烈为大汗,指责阿里不哥。忽必烈遣使传旨,将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边境的波斯国土和该地蒙古、阿拉伯军民划归旭烈兀统治。于是,原由大汗政府直接管辖的波斯地区,实际上成为旭烈兀的领地,从而建立了又一个王朝。其领土东起阿姆河印度河,西方包含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南抵波斯湾,北至高加索山。旭烈兀以蔑剌哈(今伊朗东阿塞拜疆省马腊格)为首都,设宰相以掌管全国政务,任命了各省长官,命长子阿八哈领汗国东部呼罗珊等省地。[6]

与中国的往来

[编辑]

1265年旭烈兀卒,阿八哈嗣位。阿八哈未得大汗许可,只权摄政,同时遣使报丧,忽必烈派使者持诏立之为汗。阿八哈即位后,始定都于大不里士,以蔑剌哈为陪都。忽必烈大举入侵南宋,征工匠于阿八哈,回回炮技术因而传入中原。

与基督教世界结盟

[编辑]

东罗马帝国自十字军的占领复辟后和伊儿汗国缔结同盟,企图用伊儿汗国牵制其他邻国再次侵扰自己。旭烈兀亦使用东罗马来制衡金帐汗国和埃及的同盟,因有共同的敌人(金帐和埃及穆斯林),汗国和拜占庭、欧洲各国的关系非常之好。

1271年伊儿汗阿八哈参与第九次十字军东征英格兰王国安茹王朝十字军入侵埃及马木留克王朝,目标是光复圣地耶路撒冷,伊儿汗国及其属国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由叙利亚进攻,最后因蒙古-亚美尼亚联军被击退、十字军内讧及发起人爱德华一世回英格兰继位而无功而返。1277年服从于伊儿汗国的安那托利亚的国家及罗姆苏丹国受埃及马木留克支持而发生叛乱,阿八哈认为是罗姆苏丹国权臣佩瓦内·穆尔因丁·苏莱曼引起的,于是处死了他并强迫罗姆的国民吃下佩瓦内的血肉。

1281年伊儿汗国联同两个属国格鲁吉亚王国及亚美尼亚进攻马木留克,第二次霍姆斯战役爆发。隔年阿八哈卒,弟贴古迭儿继立,1284年3月罗姆苏丹国的苏丹凯霍斯鲁三世向其宗主国伊儿汗国发动叛乱,被贴古迭儿逮捕后处死。

1284年,阿八哈子阿鲁浑声言其父尝受大汗册命,汗位应当属己,于是在权臣不花支持下起兵推翻其叔贴古迭儿并处死了他,并遣使入元奏报。忽必烈命他继承汗位,并授不花为宰相

1284年元朝使臣孛罗到达,阿鲁浑将他留在汗廷参议政事。阿八哈、阿鲁浑父子为夺取叙利亚之地,采取与欧洲基督教国家结盟的政策,和拜占庭帝国结亲,并遣使赴罗马教廷等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1291年阿鲁浑卒,弟海合都(又名亦邻真朵儿只)继立。海合都挥霍无度,国库空虚。海合都在1294年曾试着仿效元帝国发行印有汉字纸币),试图摆脱财政危机,但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激烈反对和普遍抵制,不到两个月即告失败。

1295年,权臣谋杀海合都,立拜都为汗,拜都亲基督教的行为受同为信奉基督教的乔治亚支持。阿鲁浑子合赞起兵讨灭叛者,夺取汗位。元成宗赐给他刻有汉字“王府定国理民之宝”的方印,正式承认了伊儿汗国的独立地位。

伊斯兰化

[编辑]

合赞汗早期信藏传佛教,后来改信伊斯兰教,其实伊儿汗国本来也以佛教为国教,直到合赞汗立伊斯兰教国教。同年,因属国乔治亚王国国王大卫八世英语David VIII of Georgia在内乱中支持拜都,合赞出兵攻占乔治亚全境,于1299年罢免了大卫八世,钦点乔治五世 (乔治亚)英语George V of Georgia乔治亚国王

1298年,合赞遣使入朝。元成宗即将历年应得岁赋赐合赞。合赞即位后,大力进行社会改革,制定新的土地、赋税、驿站、货币等制度,限制蒙古贵族、将校和官吏对人民的横征暴敛,使农业、工商业得到发展,财政收入增加。他还鼓励发展科学文化,在首都兴建天文台,设立学校,命宰相拉希德丁编纂《史集》。合赞因此被誉为贤君。在位期间与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为争夺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的宗主权多次发生战争,合赞的军队曾一度攻占阿勒颇大马士革,兵锋直指加沙耶路撒冷,后被击退收复,此时察合台汗国乘机攻占东部的吐火罗。1303年伊儿汗国及亚美尼亚再次入侵叙利亚,在霍姆斯惨败,这亦是蒙古人最后一次入侵埃及马木留克。

1303年元成宗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达成和议,蒙古皇室的内争暂停,东西驿路畅通,元朝的使节往来更加频繁。

1304年合赞卒,弟合儿班答继立,号完者都汗,迁都苏丹尼耶。合儿班答遵循其兄政策,仍用拉希德丁为宰相,继续发展经济、文化。

衰落而亡

[编辑]
伊儿汗国之后的伊朗(1345年)

1316年,合儿班答卒,子不赛因嗣位,还都大不里士(桃里寺)。权臣出班有拥立之功,不赛因为他向元朝请封。1324年11月27日(泰定元年十一月十一日),泰定帝授出班“开府仪同三司、翊国公”,赐银印、金符。出班专擅国政,诸子皆居要职,与不赛因发生矛盾,不赛因杀其第三子,出班举兵叛,兵败被杀。经过这次内乱,国势削弱,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国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同时进发。[7][8]

1335年,不赛因死后,一度强大的伊儿汗国迅速瓦解,权臣、统将各自拥立傀儡可汗,就此分裂成卡尔提德王朝(东波斯和阿富汗)、莫扎法尔王朝(西波斯)、札剌亦儿王朝(伊拉克)和丘拜尼王朝(小亚细亚)四块,互相攻杀。[7][9]

1355年,钦察汗国札尼别汗攻入桃里寺,杀操纵朝政的出班后人,伊儿汗努失儿完不知所终。在纷乱中,一些地方贵族也乘机独立,形成割据局面。据有报达的蒙古贵族哈散(札剌亦儿氏)于1340年自立为汗。1358年,其子兀洼思汗兼并阿塞拜疆等省地,移都于桃里寺,史称札剌亦儿朝,14世纪末被帖木儿帝国所灭。[7]

君主列表

[编辑]
伊儿汗国君主
肖像 尊号 名讳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伊儿汗[10] 旭烈兀 1218年—1265年2月8日 1256年-1265年2月8日
阿八哈 1234年2月27日-1282年4月1日 1265年6月19日-1282年4月1日
贴古迭儿 ?-1284年8月10日 1282年6月21日-1284年8月10日
阿鲁浑 1258年-1291年3月10日 1284年8月11日-1291年3月10日
海合都 ?-1295年3月24日 1291年7月23日-1295年3月24日
拜都 ?-1295年10月4日 1295年-1295年10月4日
合赞 1271年11月4日-1304年5月17日 1295年11月3日-1304年5月17日
完者都汗 合儿班答 1280年-1316年12月16日 1304年7月21日-1316年12月16日
把哈图儿汗[11] 不赛因 1304年6月2日-1335年11月30日 1317年4月-1335年11月30日
阿儿巴 ?-1336年 1335年-1336年
木撒 ?-1338年 1336年-1338年
麻合马 ?-1339年 1338年-1339年
撒迪别 ?-? 1338年-1339年
速来蛮 ?-? 1340年-1343年
努失儿完 ?-? 1343年-1355年

君主世系图

[编辑]
1
旭烈兀
b.1217-d.1265)
1256-1265
阿里不哥
2
阿八哈
(b.1234-d.1282)
1262-1282
雅失木忒塔剌海3
贴古迭儿
(b.1233-d.1284)
1282-1284
蒙哥帖木儿明里·帖木儿
4
阿鲁浑
(b.1258-d.1292)
1284-1291
5
海合都
(d.1295)
1291-1295
桑哥6
拜都
(d.1295)
1295
安巴儿赤米因罕
7
合赞
(b.1272-d.1304)
1295-1304
8
完者都
(b.1280-d.1316)
1304-1316
阿剌弗郎麻合马阿里忽亦赤索塞
9
不赛因
(b.1305-d.1335)
1316-1335
13
撒迪别
(c.1300-1345)
1338-1339
只罕帖木儿
1339-1340
14
速来蛮
1339-1343
11
木撒
(d.1336)
1336-1337
玉勒忽秃鲁10
阿儿巴
(d.1336)
1335-1336
15
努失儿完
1343-1356
12
麻合马
(d.1338)
1336-1338

注释

[编辑]
  1. ^ 木刺夷为阿拉伯语“迷途者” ,被伊斯兰教视为异端邪派,其徒惯于阴谋行刺,凶悍无道,常于“里海西南山内险隘处筑堡以居”。[3]
  2. ^ 报达位于波斯湾西北,为伊斯兰教圣城,哈里发的国都。[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Rahiminejad, Sadegh: IRAN: Tarikh (2006). Languages of the Persian [Section]
  2. ^ Rein Taagepera (September 1997).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Patterns of Large Polities: Context for Russia".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41 (3): 475–504.
  3. ^ 3.0 3.1 3.2 3.3 3.4 陈世松; 周远廉. 《中國封建王朝興亡史:元朝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 第67页-第68页. ISBN 9787219033661 (中文). 自成吉思汗以来,蒙古通过两次西征,已相继征服了波斯的大部分地区。蒙哥即位后,又立阿姆河等处行省统一管理波斯各州民政。但是,当时波斯尚存两个独立区域,一直没有降附蒙古。一个是据有若干坚固要塞的“木剌夷”;另一个是以报达(巴格达)为都城的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伊斯兰教共主哈里发。为了征讨这两个区域,蒙哥命皇弟旭烈兀为这次西征军的统帅,以乃蛮人怯的不花为前锋,西征军由诸王从所属军队中每十人签调二人组成。这次西征,是继成吉思汗和拔都之后,又一次席卷西方的巨大的军事浪潮。1256年,旭烈兀率军渡阿姆河,进入波斯境内,怯的不花已先拔木剌夷数堡。按:木刺夷为阿拉伯语“迷途者” ,被伊斯兰教视为异端邪派,其徒惯于阴谋行刺,凶悍无道,常于“里海西南山内险隘处筑堡以居”。惟吉儿都苦堡(里海南偏东山上),久攻不下,旭烈兀至,木剌夷王兀克乃丁迁延不从。旭烈兀分兵急攻,十一月二十日,主堡阿剌模提降,木剌夷平,蒙古军诛之无噍类。接着,旭烈兀率军进攻报达。按:报达位于波斯湾西北,为伊斯兰教圣城,哈里发的国都。当时的哈里发为木司塔辛。旭烈兀先以书招降,木司塔辛回答不逊,反指责旭烈兀“少年偶然得志,便藐视天下”。旭烈兀决计深入,三道并进,合围报达城。1258年2月20日,木司塔辛自知不支,遣使出降。报达城破后,哈里发及其长子被处死,阿拔斯第三十七代至此国亡。由是,旭烈兀遣使报捷,蒙哥决定把阿姆河以外地区交由他统治。旭烈兀继遣将西征叙利亚和埃及。不久,西征埃及的蒙古军遭败,这时又传来蒙哥汗死于四川,以及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的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旭烈兀放弃返回蒙古本土的打算,决定乘机立足波斯,谋求独立发展。这样,旭烈兀经营善后,又在波斯创立了一个新的蒙古汗国,这就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伊利汗国。 
  4. ^ Peter Jackson The Mongols and the West, p.127
  5. ^ 5.0 5.1 毕奥南. 〈蒙古汗國與元朝關係的考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2004年12月25日, (第4期): 第40页-第51页. 1221年至1222年,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占领波斯东部呼罗珊诸城。1231年,大将搠里蛮奉窝阔台汗之命,率军三万西征波斯。击败花剌子模嗣君札兰丁后,次第征服波斯大部以及谷儿只(乔治亚)、亚美尼亚、鲁迷(西亚塞尔柱王朝)。搠军受命镇戍波斯,并建行政机构统辖阿姆河以西的波斯地区。1251年蒙哥即位,设阿姆河等处行尚书省,以阿儿浑为长官,驻呼罗珊的徒思城(今伊朗马什哈德附近)。次年,蒙哥遣弟旭烈兀往镇波斯,统兵征讨未降地区,令搠里蛮和出征怯失迷儿(克什米尔)等处军队隶属于旭烈兀,还命诸王从自己的军队中抽出十分之二人员随从出征。 
  6. ^ 伊利汗国建立--中华网--中华军事. military.china.com. [2017-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27). 
  7. ^ 7.0 7.1 7.2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III(1997年修訂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 第1389页-第1390页. ISBN 9787500059417 (中文). 1316年合儿班答卒,子不赛因嗣位,还都桃里寺。权臣出班有拥立之功,不赛因为他向元朝请封,1324年泰定帝授出班“开府仪同三司、翊国公”,赐银印、金符。出班专擅国政,诸子皆居要职,与不赛因发生矛盾,不赛因杀其第三子,出班举兵叛,兵败被杀。经过这次内乱,国势削弱,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国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同时进发。1335年不赛因死后,伊利汗国迅速瓦解,权臣、统将各自拥立傀儡可汗,互相攻杀。1355年,钦察汗国札尼别汗攻入桃里寺,杀操纵朝政的出班后人,伊利汗努失儿完不知所终。在纷乱中,一些地方贵族也乘机独立,形成割据局面。据有报达的蒙古贵族哈散(札剌亦儿氏)于1340年自立为汗。1358年,其子兀洼思汗兼并阿塞拜疆等省地,移都于桃里寺,史称札剌亦儿朝,14世纪末被帖木儿帝国所灭。 
  8. ^ 宋濂. 《元史‧卷二十九‧本紀第二十九‧泰定帝一》 (中文). 癸巳,遣兵部员外郎宋本,吏部员外郎郑立、阿鲁灰,工部主事张成,太史院都事费著,分调闽海、两广、四川、云南选。诸王不赛因言其臣出班有功请官之,以出班为开府仪同三司、翊国公,给银印、金符。赐诸王散术台、也速速儿钞各千五百锭,斡耳朵罕钞千二百锭,鲁宾钞千五百锭。 
  9. ^ 杨益. 《你一定想看的亞洲史》. 中华民国: 海鹰文化. 2021年3月4日. ISBN 9789863923596 (中文). 1335年大汗阿布·赛义德去世,权臣、将军各自拥立傀儡可汗,一度强大的伊尔汗国就此分裂成卡尔提德王朝(东波斯和阿富汗)、穆札法尔王朝(西波斯)、札刺亦儿王朝(伊拉克)和楚邦王朝(小亚细亚)四块,互相攻杀。 
  10. ^ 柯劭忞. 《新元史‧卷一百八‧列傳第五‧太祖諸子三‧拖雷上‧旭烈兀》. 中华民国 (中文). 至元元年,世祖遣使者册封旭烈兀为伊而汗,自阿母河至西里亚,益兵三万戍之。 
  11. ^ 柯劭忞. 《新元史‧卷一百九‧列傳第六‧太祖諸子四‧拖雷中‧不賽因》. 中华民国 (中文). 时亦怜真兵已逼乌占,守将奔苏尔滩尼牙。不赛因自将讨之,出班、阿里沙皆从。亦怜真女为库特洛沙儿妻,请勿战,遣人招其父降,不从,自往劝之。亦怜真请不赛因营挂白旗以为信,既悬旗,亦怜其以为怯,复与库儿迭失进攻。出班命先戮其子,悬首标枪上以示众。亦怜真夫妇皆怒,奋突誓死战。王师却,不赛因先登陷阵,诸将从之。亦怜真大败,获而斩之,其妇亦战殁。库儿迭失与其子及布喀伊尔等遁去,中途为苏纳台所获,槛送苏尔滩尼牙,伏诛。因此役,国人称不赛因为把哈图儿汗云。